农业生产的职业危害有哪些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生产有明显的季节性,受地区、气候以及农业机械化和农药、化肥的使用的影响,导致我国农业生产中的职业危害具有多样性、地区性和季节性。
化学性有害因素
1、农药 农田、果园、林场使用的农药种类多,数量大,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如果使用者缺乏安全知识,违章施药,个人防护不良或卫生习惯差等,就可能造成衣物、皮肤及呼吸道的污染从而发生中毒事故。
2、化肥 化肥损害随其品种不同而异,夏季使用容易引起皮炎或湿疹作皮炎,冬季可使皮肤角化、破裂。
3、有害气体 拖拉机等农机产生的一氧化碳、薯窖、菜窖放出的二氧化碳、硫化氢和一氧化碳,沼气池、粪池、污水井等放出的甲烷、硫化氢等窒息性气体,浓度高时,可引起“电击样”中毒,严重者可致死。
物理性有害因素
1、严寒酷暑 夏季田间劳动常受高温和太阳辐射的影响,人的体温随气温而升高,当田间气温高出35℃时,人体会出现积热而发生热射病,高温引起的大汗,造成体内钠离子流失,发生热痉挛,太阳辐射过多造成日射病等一系列中暑反应。冬季如果长期在-5℃以下环境劳动,则会影响机体的免疫能力,易患感冒、肺炎等疾病,引起神经炎、腰腿痛和风湿性疾病等。暴露的手、足、面、耳易患冻疮及冻伤,严重时发生肢体坏疽。
2、粉尘 农业生产接触的粉尘主要有泥土、植物粉尘和霉变物的粉尘。如麦芒引起接触部位红肿刺痒及痛感,棉尘引起上呼吸道刺激,以至发烧、咳嗽、胸闷甚至尘肺,被小麦芽孢霉菌污染的干草等,在搬运、切割时产生的粉尘,可使人骤然发病,发烧、气促、干咳等,反复发作会使肺功能受损,甚至丧失劳动能力
3、噪声和振动 农业生产中使用的拖拉机、水泵、脱粒机、电磨、汽车等,都产生噪声和振动,它们对人体的危害,不仅是听力下降,还会引起其他生理和心理上的损害,如神经衰弱、血压高、振动病等。
生物因素
人畜共患的疾病种类很多常见的有炭疽病,布氏杆菌病、钩端螺旋体病等,狗、蛇、水蛭亦常造成人体伤害。稻田皮炎是水田劳动者的常见病,在钓虫病流行的地区可见到钩蚴皮炎。
其他因素
农业劳动中常有抬举重物及不良体位劳动,易发生腱周围组织急性劳损,慢性腰肌劳损等多种肌肉、骨骼疾病。长期站立可致下脚肢静脉曲张,严重时形成化脓性血拴静脉炎。重体力劳动的女性常有月经异常和子宫下垂,严重者可造成子宫脱垂及阴道壁脱出。此外,外伤也是农业生产中发生率较高的一种伤害。
武汉兴业安全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武汉市职业卫生服务机构、武汉市职业病危害检测机构,武汉市职业病危害评价机构,武汉市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公司、武汉市职业病危害检测公司、武汉市职业病危害评价公司、武汉市职业病预评价公司、武汉市职业病预评价机构。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