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13657268810   杜工

文章
  • 文章
搜索

客观公正,诚实守信

首页 >> 互动交流 >>互动交流 >> 噪声性耳聋的危害和防治
详细内容

噪声性耳聋的危害和防治

时间:2021-10-06     【原创】

       噪声性耳聋指操作者在强噪声环境下工作引起的耳聋。噪声性耳聋不易被早期发现,早期损失主要在高频范围内。国际化标准组织确定听力损失25dB为耳聋标准。听力损失在25至40dB为轻度耳聋,40至55dB为中度耳聋,70至90dB为重度,90dB以上为极端耳聋。


  【危害】


  噪声性耳聋会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视觉器官、消化系统产生多方面影响。神经系统的影响表现在产生头疼、脑涨、昏晕、耳鸣、多梦失眠、心慌、记忆力减退等神经衰弱症候群。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可表现为交感神经紧张、心跳加快、心律不齐、心电图T波改变、传导阻滞、血压变化。对视觉器官的影响会引起眼痛、视力减退。对消化系统的影响会导致食欲不振、恶心、胃张力减低。


  【防治】


  对噪声性耳聋可采取从声源上根治,从传播途径上控制,在接受点采取防护措施的办法。


  1、技术措施


  (1)在声源控制上,可以减少冲击性工艺和高压气体排空工艺,尽可能以焊代铆、以液压代冲压、以液动代汽动。选用低噪声设备,使用哑音材料降低噪声冲击,对产生较大振动的设备、管道与基础、支架之间采用柔性连接。采用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的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实现远距离的监视操作。同时,改进加工精度和装配精度。


  (2)在传播途径上,可将高噪声车间与低噪声车间分开布置,对特别强烈的声源,可设置在厂区偏僻地区。同一车间内的机械设备,在工艺条件容许的情况下,高低噪声设备应分区排放,合理布局厂区。另外还可利用屏障阻止噪声传播。从声源或传播途径上控制噪声仍然达不到要求时,可进一步采取消声、隔声、吸声隔振、阻尼等声学技术措施解决。


  2、个人防护


  在采取噪声控制措施后,工作场所噪声仍不能达到标准要求时,劳动者应佩戴耳塞、耳罩等防护用品。

      武汉兴业安全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武汉市职业卫生服务机构武汉市职业病危害检测机构武汉市职业病危害评价机构武汉市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公司武汉市职业病危害检测公司武汉市职业病危害评价公司武汉市职业病预评价公司武汉市职业病预评价机构

关注微信公众号
浏览手机网站

Copyright @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0018182号 

技术支持: 武汉双军 | 管理登录
seo seo